摘要:
背景:尽管对光固化树脂的流变行为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光固化树脂临床操作性能的评价指标,即流动性、充填性、成形性和稳定性,目前口腔材料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的:评价含固位性填料(retentive filler,RF填料)和普通填料(normal filler,NF填料)的未聚合光崮化复合树脂的动态黏弹性,并探讨两种光固化复合树脂动态黏弹性对临床操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理想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应具备的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结合材料学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基础实验部分先期于2003-01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临床观察部分在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完成,时间一直持续到2006-12.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包括含RF填料的实验性复合树脂Ⅰ(experimental composite resin Ⅰ,ECR-Ⅰ)和含普通钡玻璃填料的实验性复合树脂Ⅱ(experimental compositeresin Ⅱ.ECR-Ⅱ),两者填料含量的百分比(体积)相同,并含有相同的树脂基质和光固化体系,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材料研究室配制.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采用平行板动态应力流变仪DSR-200,分别测试用RF填料强化的未聚合光固化复合树脂ECR-Ⅰ和用NF填料强化的未聚合光固化复合树脂ECR-Ⅱ的动态黏弹性.采用流动性、充填性、成形性和稳定性4个指标评估两种树脂的临床操作性能.主要观察指标:两种复合树脂的黏弹性质(G',G",tall δ)和临床操作性能.结果:两种树脂的动态黏弹性对剪切率比较敏感,ECR-Ⅰ的贮能模量(G')明显高于ECR-Ⅱ,临床显示ECR-Ⅰ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成形性,潜在变形小.ECR-Ⅱ的损耗模量(G")明显高于ECR-Ⅰ,临床显示ECR-Ⅱ流动性更好.ECR-Ⅰ损耗角(tan δ)明显低于ECR-Ⅱ,临床显示ECR-Ⅱ更多黏性行为,充填性更好,容易和牙齿上的洞壁贴合.结论:对照两种复合树脂的黏弹性质(G',G",tan δ)和临床操作性能,理想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应有较高的贮能模量(G')和较低的损耗角(tan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