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推广复种系统提供依据.[方法]以玉米(兴黄单999)和生姜(当地种)为试材,设4种间作处理,带宽分别为1.67(CK)、2.33、2.67和3.00m,研究了不同带宽间作方式的玉米和生姜的产量和产值.[结果]不同带宽间作处理方式对2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不同.2.33、2.67和3.00 m带宽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比对照的降低22.21%、20.66%和27.72%;3.00 m处理的生姜产量最高,为21 750.0kg/hm2;2.33 m带宽处理的最低,为19 927.5 kg/hm2.玉米生姜间作时,2.33、2.67和3.00 m带宽处理的2种作物的产值分别为31 404.30、32450.40和32 413.20元/hm2,分别比对照(14 752.80元/hm2)增加了112.87%、119.96%和119.71%,2种作物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8.87%、138.94%和132.40%.[结论]2.67 m带宽处理是玉米和生姜间作的最佳复种模式.
推荐文章
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
大蒜
玉米
大白菜
间作
复种
罗汉果—生姜间作对生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罗汉果
生姜
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玉米间作花生与间作黄豆效益比较试验
玉米
间作
花生
黄豆
效益比较
小麦复种玉米两撒直播模式研究与应用
小麦玉米复种
两撒直播
晋南麦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与生姜间作复种系统增产增效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生姜 复种系统 增产增效
年,卷(期) 2008,(21)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1,89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S344.2
字数 21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1.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碧 贵州大学农学院 61 478 12.0 19.0
2 耿广东 贵州大学农学院 103 976 19.0 25.0
3 冯道友 7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生姜
复种系统
增产增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