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改善惠州西湖水质的有效途径.[方法]于2007年5~10月对惠州南湖(西湖子湖之一)生态修复中试区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工程区水体中总磷和总氮含量分别降低54.47%和52.67%,叶绿素含量也降低78.59%.水体由浑水态转变成清水态,透明度由原来的30 cm厚提高到150 cm厚.营养指数下降28.5%,营养盐含量大幅度降低,生态链的多样性提高2~3倍.沉水植物增长迅速,其覆盖率达50%~60%,其中苦草生物量为2.2 kg/m2,黑藻生物量为9.6 kg/m2,说明工程区有向原生演替的趋势.[结论]沉水植物的恢复与重建是改善西湖水质的关键.恢复并建立相对复杂的水生态系统,是解决惠州西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途径.
推荐文章
景感生态学在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践中的应用——以大凌河流域北票段为例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山水林田湖草
景感生态学
景感营造
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以洞庭湖流域为例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保护
流域
生态保护与修复
生态安全格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沉水植物在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中的作用——以惠州南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构建(中试)工程为例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态修复 营养盐 沉水植物 原生演替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08-29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X832
字数 3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07.1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正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04 2396 30.0 44.0
2 柴夏 21 108 6.0 10.0
3 刘从玉 13 99 6.0 9.0
4 刘平平 7 65 3.0 7.0
5 陈清 2 4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16)
二级引证文献  (16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2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修复
营养盐
沉水植物
原生演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