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发芽试验来探讨孜然芹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进而研究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萌发的影响.设低温层积、赤霉素浸种、温水浸种和层积后浸种4种休眠破除处理,设15、20、25和30 ℃4种恒温,(15/25)℃、(20/30)℃2种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BS)和砂上(TS)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和2 000 lx 2个处理.结果表明:孜然种子休眠的原因是种皮内存在发芽抑制物质,经温水浸种冲冼可破除休眠,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和15/25 ℃,发芽床可选择纸上,对光照不敏感,可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发芽,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11天.
推荐文章
苦豆子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苦豆子
种子
发芽温度
发芽床
光照条件
发芽动态
质量检验
当归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当归种子
发芽温度
发芽床
幼苗鉴定
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黄芪
种子
种子休眠
发芽温度
发芽床
发芽计数时间
发芽率
发芽指数
发芽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孜然种子发芽检验的标准化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孜然 种子 发芽 休眠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6,1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45
字数 28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01.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进 河西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系 80 455 11.0 18.0
2 金自学 河西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系 17 269 9.0 16.0
3 梅四卫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科学系 20 208 5.0 14.0
4 颜霞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4 27 2.0 4.0
5 朱涵珍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孜然
种子
发芽
休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