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研究表明,基因调控下胎膜细胞凋亡增加可导致胎膜早破,其根源也许是个体间某些基因的差异.因此,人群中不同的基因型有可能决定不同个体间Fas的表达与功能上的差异.目的:实验拟验证Fas基因-670位点多态性与胎膜早破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病例-对照观察设计在2006-09/2007-09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分院实验室完成.参试者: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共65例,另择无胎膜早破孕妇1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孕妇均为单胎初产,排除急性风湿病、胶原疾病、肝病、其他感染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和合并症,胎膜早破诊断标准按丰有吉主编的7年制<妇产科学>中的相关标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65例胎膜早破患者与120名正常对照的Fas基因-670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主要观察指标:胎膜早破患者Fas基因-670多态性位点的GG、AG+AA基因型出现的频率,等位基因A、G出现的频率.结果:胎膜早破患者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4.633,P=0.031).胎膜早破患者的AG、AA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值分别为0.934和1.258;P值分别为0.334和0.262),而胎膜早破患者的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x2=5.266,P=0.022).提示GG基因型者患胎膜早破的风险性明显高于AG、AA基因型者(OR=2.190,95%CI: 1.113~4.312).结论:Fas基因-670位点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可能是胎膜早破的易感因素.
推荐文章
ADAM 33基因S1、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COPD易感性的关系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ADAM蛋白质类
多态性,单核苷酸
维吾尔族
ADAM 33基因
紫苏PfPD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紫苏
种子油脂
PfPDAT
单核苷酸多态性
TNFα基因-86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以及HPV感染的关系
肿瘤坏死因子α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荧光偏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as-67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胎膜早破的易感性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Fas基因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胎膜早破 组织构建
年,卷(期) 2008,(20)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2-39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14
字数 43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8.20.03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as基因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胎膜早破
组织构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8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