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法(NANB)、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动态脑电图(EEG)检查对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测定足月HIE患儿52例,同时作头颅CT及动态EEG检查,并随访至1岁.结果:HIE患儿7、14天行为神经测定评分>35分,表示预后良好,≤35分提示预后不良,与头颅CT及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HIE患儿的预后是可行的,与头颅CT及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动态脑电图检查最为准确,头颅CT较差,NBNA有简便、经济的优越性.
推荐文章
新生儿HIE头颅CT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分级
诊断价值
胎龄
MRI结合Gesell测试对足月新生儿HIE预后判断的研究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试
新生儿围产期不同血糖水平对HIE预后的意义
围产期
缺血缺氧性脑病
血糖
智能
远期预后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分析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
不良反应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BNA CT与动态EEG检查在新生儿HIE预后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测定 婴儿,新生儿 预后
年,卷(期) 2008,(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6-36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81
字数 2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艳 16 36 3.0 5.0
2 杨金花 4 3 1.0 1.0
3 郑彦波 4 3 1.0 1.0
4 仰守红 5 4 2.0 2.0
5 刘大伟 6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测定
婴儿,新生儿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