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的性质.[方法]合成3种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结果]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的通式为:RE(Gly)2(DMG)Cl3·3H2O,溶于无水乙醇和水,在乙醇溶液中属于1:3电解质,氯离子全部处于配合物的外界.红外光谱说明稀土离子与DMG中羟基氧配位.紫外光谱中配合物的吸收峰红移和摩尔吸收系数增大.配合物在100℃左右产生微弱的脱水吸热峰,225~242℃产生配合物的骨架断裂吸热峰,415~492℃产生1或2个很强的氧化放热峰,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为稀土氧化物.[结论]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形式和结构类型.
推荐文章
稀土甘氨酸抗坏血酸配合物的研究
稀土
甘氨酸
抗坏血酸
配合物
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双核铜配合物
丁二酮肟
DNA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钴方法的研究
丁 二 酮 肟
分 光 光 度 法
溴化轻稀土甘氨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动力学
溴化轻稀土甘氨酸配合物
热分解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土甘氨酸丁二酮肟配合物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数学
关键词 稀土 甘氨酸 丁二酮肟 配合物
年,卷(期) 2008,(25)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52-10753,107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164.13
字数 3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坤杰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4 78 4.0 8.0
2 宋玉民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7 958 16.0 2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土
甘氨酸
丁二酮肟
配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相关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