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从2005年起,选用多种植物进行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试验,提出科学的配置模式.[结果]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选择的植物品种为:草本植物(高羊茅、猫尾草)、木质藤本植物(葛藤、爬山虎、五叶地锦)、灌木(珍珠梅、紫穗槐、荆条)、乔木(旱柳、山毛桃、侧柏),配置模式为:草本植物+乔木,适合海拔为500~1 500 m、小气候条件较好的矿区;草本植物+灌木,适合海拔为1 500~2 000 m的矿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适合海拔高于2 000 m、小气候条件较差的矿区.[结论]第1年种草,第2年种植乔木、灌木,科学追肥浇水,可改善小秦岭矿区石渣坡的植被情况.
推荐文章
草原矿区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类型生态恢复
边坡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养分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与实践
矿区
废弃地
采石场
植被恢复
矿区排土场边坡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控蚀效益研究
植被配置模式
排土场边坡
原位放水冲刷
径流率
侵蚀速率
减水减沙
紫金山矿区裸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矿区裸地
植被恢复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废弃物堆积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秦岭矿区石渣坡植被恢复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秦岭 石渣坡 植被恢复 配置模式
年,卷(期) 2008,(28)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园林·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43-12244,12255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88.9
字数 5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28.0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永忠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1 1463 20.0 27.0
2 袁志良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9 663 15.0 21.0
3 韩军旺 3 4 1.0 2.0
4 姚冠忠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秦岭
石渣坡
植被恢复
配置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