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台湾金线莲的深入研究提供种源.[方法]以带腋芽的台湾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用不同培养基诱导丛生芽,并进行生根诱导,建立一套快速繁殖体系.[结果]单独加入1.0~4.0 mg/L 6-BA的培养基使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增殖倍数从2.3增至4.5;同时添加6-BA和2,4-D时,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明显增加,6-BA和2,4-D浓度分别为2.0、0.4 mg/L时,丛生芽的增殖倍数达8.1.1/10 MS培养基较适宜生根诱导.活性炭浓度小于0.1%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及生长,生根所需时间较短,平均生根数有所增加,植株生长健壮,经过10~20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KT +0.2 mg/L NAA +2.0 mg/L 6-BA+0.4 mg/L 2,4-D,生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1/10 MS+0.5 mg/L NAA+5%香蕉泥+0.05%活性炭.
推荐文章
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金线莲
组织培养
快繁
民间药用植物金线莲研究与应用
金线莲
质量控制
基原
民间药材金线莲研究动态(综述)
金线莲
开唇兰属
原植物
解剖特征
金线莲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金线莲
快繁技术
优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用植物台湾金线莲快繁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金线莲 丛生芽 生根诱导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2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49.71
字数 1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06.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庭香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线莲
丛生芽
生根诱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