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吉林玉米带现行耕作制度下所形成的剖面构造特征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针对现行耕作制度所形成的2种"平面型"和"波浪型"剖面特征,比较了吉林省中部玉米连作黑土不同剖面构型的物理肥力特性.[结果]平面型剖面构造的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其土壤结构性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优良.平面型犁底层剖面构造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相关分析表明,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作物的产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和0.703.在各相对湿度条件下2种土壤剖面型的吸湿水含量排序始终是平面型>波浪型(厚层黑土)>波浪型(薄层黑土).[结论]现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导致吉林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土壤物理
耕作方式
保护性耕作
红壤
吉林玉米带现行耕作制度对黑土肥力退化的影响
退化
环境影响
土壤条件
肥力
耕作制度
吉林玉米带
黑土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耕作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结构
玉米产量
华北典型区域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
高产区
中低产区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产量构成
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吉林玉米带现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吉林玉米带 玉米连作 耕作制度 土壤物理
年,卷(期) 2008,(17)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28-73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3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8.17.1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兰坡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53 2153 26.0 38.0
2 王鸿斌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6 316 11.0 16.0
3 刘会青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8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吉林玉米带
玉米连作
耕作制度
土壤物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