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村镇中小学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结构体系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等尚不明确;通过一榀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考察裂缝的产生、开展和混合结构的破坏形态,分析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廷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研究混合结构的受力全过程和受力机理.结果表明:框架由于刚度较小,加载初期,墙体承担了大部分水平剪力,首先被破坏,墙体破坏后框架承担了大部分荷载,整个混合结构被各个击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建议.
推荐文章
汶川地震中小学校建筑震害调查及抗震性能分析
汶川地震
中小学教学楼
震害分析
抗震性能
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抗震性能
评价方法
样本库
单体评价
群体评价
上海市既有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中小学建筑
抗震性能
抗震缺陷分析
抗震加固
过渡层位置对 SRC-RC 竖向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影响
SRC框架-RC筒体竖向混合结构
过渡层
剪力
位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小学建筑RC框架-砌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破坏特征 滞回曲线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98.5
字数 23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9.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伟民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11 1276 22.0 31.0
2 郭樟根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1 585 13.0 22.0
3 丁帅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 105 5.0 8.0
4 倪天宇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62 3.0 3.0
5 沈丹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1 126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结构
抗震性能
破坏特征
滞回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3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