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评价肾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7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盐酸贝拉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采用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9r7例患者用偶测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诊断肾性高血压的符合率为73.2%;因低血压(26例)与高血钾(3例)等不同原因提前退出试验34例.余63例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比较均降低;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值与动态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 h动态血压的总有效率与偶测血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昼夜节律比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恢复(P<0.01).结论 24 h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压比较更能敏感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肾性高血压的诊疗价值与安全性.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在肾性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肾性高血压 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38.2009.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友生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76 264 8.0 11.0
2 卢岚 桂林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10 39 3.0 5.0
3 雷定和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10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肾性高血压
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双月刊
1673-4238
11-5399/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
80-162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8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