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磁共振上的病灶模式,探讨颈内动脉病变引起卒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定位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或闭塞而无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病变.利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E)序列研究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形态学表现.有潜在心源性栓子患者除外.结果 94例患者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45例,颈内动脉闭塞49例.磁共振上缺血病灶的局部解剖模式分为4种:区域梗死、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弥散小梗死.颈内动脉闭塞组中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狭窄组高(47% vs 22%;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中边缘带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闭塞组高(42% vs 22%;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多见于区域梗死,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患者多见于边缘带梗死.
推荐文章
双能CT血管成像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
颈内动脉
双能CT
磁共振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高频线阵探头联合腔内凸阵探头诊断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颈动脉疾病
诊断显像
高频线阵探头
腔内凸阵探头
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的价值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
颈内动脉颅内段血管狭窄
准确度
磁共振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颈动脉超声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脑血管狭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对颈内动脉狭窄与闭塞患者卒中解剖模式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0-65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65.2009.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592 5444 32.0 54.0
2 段永伟 北京市北京水利医院神经内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卒中杂志
月刊
1673-5765
11-5434/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25号房地置业大厦606室
80-50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