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工况条件的限制,CO2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采用跨临界循环,高压侧压力高达10MPa及以上.高的运行压力对系统各部件、设备的安全运行均提出更高要求,从而造成初投资增大.采用CO2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改善纯的CO2系统存在的不足.针对三组CO2天然混合工质--R744/R290、R744/R600、R744/R600a,在特定的工况条件下,对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混合工质中CO2不同质量配比、不同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对系统制冷量、COP和冷凝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744/R290的冷凝压力比R744R/600高12~23%,比R744/R600a高19~24%;R744/R290的COP值比R744/R600高33~41%,比R744/R600a高25~32%.
推荐文章
撬装型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流程的热力学分析
小型LNG装置
撬装
混合制冷剂
液化流程
热力学分析
CO2/R170混合物作为复叠式制冷系统低温环路制冷剂的性能
自然工质
复叠式制冷系统
混合制冷剂
回热
混合制冷剂循环的级数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混合制冷剂循环
循环级数
热力学模型
流程模拟
回热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回热器
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用CO2天然混合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来源期刊 低温与超导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制冷循环 R744 非共沸制冷剂 COP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制冷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6
字数 23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100.2009.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恒根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22 1685 20.0 29.0
2 范晓伟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121 804 13.0 22.0
3 张仙平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99 6.0 9.0
7 王凤坤 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 16 104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制冷循环
R744
非共沸制冷剂
CO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低温与超导
月刊
1001-7100
34-1059/O4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439号安徽合肥市1019信箱
26-4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8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38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