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近史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扩张,规模大大超过历代文献的总和,而搜集阅读之难,逾于古史,史料的保存状况之劣,也在古籍之上.在史料不可能竭泽而渔,甚至难以把握边际的情况下,学人或分门别类,缩短战线,或随意比附,看朱成碧.前者畛域自囿,后者隔义附会,使得晚近历史研究的整体性逐渐流失,盲目性不断增大.治史须先因后创,由博返约,先识大体,胸有成竹,才能庖丁解牛,以免盲人摸象,坐井观天,甚至指鹿为马.要想改变晚近史料收藏与利用的两难,恢复史学应有的整体性,当务之急,必须解开收藏、研究、出版各界相互制约的连环套,多快好省地大规模出版各类文献资料,使得学人处于大体平等的资料条件基础之上,促使其将重心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由借助外力条理史料转向理解文本史事的内在联系,并且因缘史料的繁多,探究进一步处理史料与史学复杂关系的良法,从而化弊为利,改善提升研究的格局与水准,以求在深度与广度上超越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