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对10例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经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单纯球囊闭塞载瘤动脉,7例直接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0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8倒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脊髓动脉缺血症状,在经应用抗凝及扩管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因原出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0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可将载瘤动脉连同动脉瘤完全闭塞,如果动脉瘤位于优势推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甚至闭塞。或动脉瘤瘤体发出优势小脑后下动脉,应该使用支架血管成形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
推荐文章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夹层
椎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椎动脉
动脉瘤,夹层
栓塞,治疗性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动脉瘤
夹层
椎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不同部位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疗法
支架
微弹簧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
来源期刊 福州总医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2.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守森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138 60 5.0 6.0
2 王如密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115 4 1.0 1.0
3 郑兆聪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71 0 0.0 0.0
4 刘峥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28 8 2.0 2.0
5 张小军 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40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州总医院学报
季刊
16开
中国福州西环北路156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