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降钙素原(PCT)、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恶性、1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胸腔积液中的PC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CEA的水平.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的PCT浓度(μg/L)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0.373±0.276vs0.202±0.121,P<0.05),血浆PCT浓度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以PCT浓度0.221 μg/L为最佳诊断界值,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4%;以CEA浓度15μg/L为恶性胸腔积液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84%.串联两项检测特异性可提高至95%,并联则可获得97%的敏感性,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 PCT测定对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与CEA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PCT并不比CEA诊断价值高,还需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RCAS1和CEA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表达在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
癌胚抗原
恶性胸腔积液
诊断
TXNIP和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钙素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腔积液,恶性/诊断 癌胚抗原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1.3|R734.3|R392.11
字数 18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9.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耕耘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142 1044 16.0 24.0
2 韩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腔积液,恶性/诊断
癌胚抗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