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穿孔素(PFP)、颗粒酶B(GrB)共表达是否可以诱导人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凋亡及其作用的机理.方法 利用脂质体2000将PFP、GrB共表达载体pVAX1-PIG(即pVAX1-PFP-IRES-GrB)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采用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透射电镜观察Hep-2细胞的凋亡情况.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重组载体转染后的Hep-2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 pVAX1-PIG转染组的Hep-2细胞大量凋亡且其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研究显示单个Hep-2细胞内亦出现凋亡的特征.Hep-2细胞内[Ca2+];的浓度发生了变化,且由FI值增大可知细胞胞浆内[Ca2+];的浓度升高.结论 PFP、GrB共表达能够诱导人Hep-2细胞的凋亡,且凋亡的发生与细胞胞浆内[Ca2+];的浓度升高有关.
推荐文章
雷公藤红素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雷公藤红素
人喉癌Hep-2细胞
增殖
凋亡
EZH2
H3K27me3
中药艾迪诱导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研究
中药艾迪
喉癌
药物疗法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PFP、GrB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分析
穿孔素
颗粒酶B
共表达
间接免疫荧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PFP、GrB共表达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期刊 免疫学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凋亡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透射电镜 流式细胞仪分析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免疫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3,157
页数 5页 分类号 Q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秀英 29 50 5.0 5.0
2 夏良平 25 125 6.0 10.0
3 赖延东 12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凋亡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透射电镜
流式细胞仪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8861
51-133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
78-3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2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7928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