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上世纪50年代是中苏友好的鼎盛时期,正在上海读书的我和同学们一样,也受到苏俄文艺的强烈熏陶.我们经常深情地唱起<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沉浸在交响乐<中亚西亚草原上>的诗情画意中,渴望将来有一天能坐上火车经兰新铁路出境、穿过中亚大草原直到莫斯科,去领略俄罗斯辽阔大地的迷人风光和看看苏联人民的幸福生活.
推荐文章
从普希金的浪漫情怀看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俄罗斯
浪漫文学
浪漫主义
俄罗斯文化中的白桦树
俄罗斯文化
白桦树
艺术作品
论俄罗斯文学中悲悯色彩的必然性
俄罗斯
文学
悲悯
必然性
因素
论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
20世纪末
俄罗斯
文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俄罗斯文艺激励我前进
来源期刊 俄罗斯文艺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我的俄罗斯记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7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俄罗斯文艺
季刊
1005-7684
11-5702/I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2-5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6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