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泌Ⅳ型胶原蛋白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方法:将MC随机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加入25μg/L IL-18组,C组为加入50μg/L IL-18组,D、E、F组分别在A、B、C组基础上加入PDTC(100 μmoL/L),均在高糖环境下培养48 h.采用ELISA检测Ⅳ型胶原蛋白(CO-IV)和层粘连蛋白(LN),RT-PCR检测MC TNF-a mRNA的表达.结果:高糖环境下,25μg/L、50μg/L的IL-18均能促进MC分泌CO-Ⅳ和LN,表达TNF-amRNA(P<0.05),随IL-18浓度增加,MC分泌CO-Ⅳ的量及表达TNF-αmRNA有升高趋势(P<0.05).PDTC能抑制MC分泌CO-IV和LN及表达TNF-α mRNA.结论:IL-18可能通过NF-κB激活途径影响MC分泌C0-Ⅳ、LN和TNF-a mRNA的表达而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推荐文章
利拉鲁肽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TNF-α和ICAM-1表达
糖尿病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利拉鲁肽
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对TNF-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的影响
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NF-kB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Ⅱ
重组大鼠IL-18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白细胞介素18
成纤维细胞,肺
肿瘤坏死因子α
青蒿琥酯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
青蒿琥酯
肾小球系膜细胞
增殖
凋亡
TNF-α
IL-6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和IL-18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V型胶原蛋白和TNF-αmRNA的影响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白细胞介素-18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8-59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87.1
字数 2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9.03.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贵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172 638 12.0 18.0
2 余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32 119 5.0 9.0
3 董义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34 139 6.0 10.0
4 王庆祝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29 90 5.0 8.0
5 岳欣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13 71 3.0 8.0
6 张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8 26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白细胞介素-18
系膜细胞
细胞外基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