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硫代氨基吡咯烷(PDTC)对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LPS组(L组),PDTC+LPS组(P组).各组分为1,3,6,12 h亚组,每组6只.L组和P组制作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P组腹腔注射LPS前30 min尾静脉注射PDTC,120 mg·kg-1,L组和C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 (ICAM-1mRNA)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结果 病理切片显示,与C组比较,L组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W/D明显增大,ICAM-1mRNA在各时间点表达明显增强(P<0.05),血清TNF-α、IL-6含量在1,3,6 h增高(P<0.05).与L组比较,P组肺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轻,W/D减小(P<0.05),ICAM-1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血清TNF-α、IL-6含量1,3,6 h降低(P<0.05或P<0.01).结论 PDTC能明显抑制ICAM-1mRNA表达,降低TNF-α和IL-6含量,PDTC可能对ALI大鼠有保护作用.
推荐文章
大鼠急性肠炎早期核因子-κB活化以及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的抗炎作用
大鼠
模型
核因子
结肠炎
2,4,6-三硝基苯磺酸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大鼠急性肺损伤TNF-α的影响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犬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红细胞
体外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 核因子-κB 内毒素 损伤,肺,急性
年,卷(期) 2014,(3)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7-3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53.9|R965
字数 3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4.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冷玉芳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120 510 11.0 15.0
2 王大龙 山东省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科 3 2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硫代氨基吡咯烷
核因子-κB
内毒素
损伤,肺,急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