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如何叙述历史,历史编纂学和“批判历史学”是表现形式有所分殊的两种解决方案.两者分别执于“客体”和“主体”的视域,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抽象,或借助抽象来展开自身,就在存在论基础上共享着理智形而上学的预设前提.历史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发源的,只有把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亦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才能合理地叙述历史.
推荐文章
揭开历史的面纱--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民间叙述
《温故一九四二》
新历史主义
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民间意识
如何在故事化的叙述中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电视民生新闻
故事化
真实性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
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人才
竞争
激励
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叙述历史如何才是合法的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 批判历史学 历史事实 感性活动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10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新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39 135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编纂学
批判历史学
历史事实
感性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半年刊
978-7-216-07892-4
16开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