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问题提请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以寻求解决,这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问题所引发的争端.本案的争议核心是如何解释作为"刑事门槛"的<TRIPS协定>第61条所规定的"商业规模".通过DSB解释实践,可以看出,"商业规模"的解释主权应属各成员所有,但解释边界受<TRIPS协定>第61条相关条件的限制,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机制符合<TRJPS协定>,没有必要继续下降"刑事门槛".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施压应由单纯要求降低刑事门槛转变为在降低正版产品的价格情况下加大对盗版的刑事打击力度.
推荐文章
透过知识产权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
知识产权
中美贸易战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知识产权强国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疑难问题实证研究
知识产权
疑难问题
法律适用
书画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的思考
艺术作品
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犯罪成本问题研究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犯罪成本
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法律文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美知识产权"刑事门槛"争端的法律问题
来源期刊 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商业规模 刑事门槛 TRIPS协定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7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D9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1007/s11463-009-001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知识产权
商业规模
刑事门槛
TRIPS协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学前沿
季刊
1673-3428
11-5742/D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5层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