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之一,其中31号脉是分异程度最高、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最重要的岩脉,绿柱石是其中最主要的铍矿物.利用电子探针和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对该岩脉中绿柱石进行了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可分为原生绿柱石和晚期绿柱石.原生绿柱石形成于早期岩浆阶段,与造岩矿物石英、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共生.晚期绿柱石与原生绿柱石密切伴生,是富铍流体沿原生绿柱石的边缘结晶而成.或热液沿原生绿柱石的解理、裂隙或孔隙度较大部位进行交代的产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脉中原生绿柱石除含主要化学成分SiO_2,Al_2O_3和BeO外还含Na,Cs,Fe,Mg等元素;FeO,MgO,Na_2O和Cs_2O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28%,0.89%,1.36%和3.92%.总体上,从Ⅰ带至Ⅳ带,原生绿柱石的FeO和MgO含量逐渐降低,Na_2O和Cs_2O的含量逐渐升高,尤其是Cs_2O的含量变化较大.Ⅲ-Ⅳ带中少量原生绿柱石分布于锂辉石中,具有富FeO和MgO的特征.晚期绿柱石的Cs_2O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铯沸石和南平石(铯云母)等铯矿物的结晶,导致晚期熔体-热液中相对贫铯,而热液流体与富铯绿柱石之间可能存在铯的化学再平衡.
推荐文章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型钽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钽铌矿床
花岗伟晶岩
变质岩系
成矿作用
南平
秦岭光石沟花岗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花岗伟晶岩脉
光石沟铀矿床
灰池子岩体
岩浆分异
秦岭群片麻岩
北秦岭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
黑云母
矿物化学
成岩成矿
北秦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南平31号花岗伟晶岩脉中绿柱石的电子探针成分与成因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绿柱石 热液流体 花岗伟晶岩 南平 福建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岩石、矿物与矿床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50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78|P575
字数 6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493.2009.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饶灿 1 10 1.0 1.0
5 王汝成 9 178 7.0 9.0
6 胡欢 3 3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绿柱石
热液流体
花岗伟晶岩
南平
福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