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Pb(NO3)2、生物小分子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室温下生成前驱体,然后采用单模微波水热法在150℃下反应1 h,制备出四方形的PbS纳米晶,考察了Pb(NO3)2与L-半胱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XRD和T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b2+与L-半胱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增大,纳米PbS颗粒变小,四方形结构越来越明显.初步讨论了PbS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形成机理可能为:首先L-半胱氨酸通过巯基直接和Pb2+结合形成白色前驱沉淀,然后该前驱沉淀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热分解形成四方形PbS纳米晶,增大L-半胱氨酸在前驱体中的比例,由于存在阻碍作用,导致PbS小晶粒不能快速聚集而结晶生长,而有利形成四方形的纳米PbS.
推荐文章
微波水热法制备硫化锡纳米晶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纳米粉体
微波水热法
硫化锡纳米晶
光学带隙
超声法制备PbS纳米晶
超声波
PbS
纳米晶
合成
微波辅助制备均分散PbS纳米棒
PbS
晶体形态
纳米材料
Ⅳ-Ⅵ半导体材料
SnO2纳米柱状阵列的微波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SnO2
微波
水热
光致发光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模微波水热控制合成PbS纳米晶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硫化铅 单模微波水热法 四方形结构 生物分子自组装 前驱物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纳米材料与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83
字数 26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776.2009.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学红 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 8 78 4.0 8.0
2 朱玉玲 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化铅
单模微波水热法
四方形结构
生物分子自组装
前驱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