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五指山隧道施工时面临涌水量大及动态变化强烈等复杂水文地质问题.该文调查了隧址区地质环境,分析了隧址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对比分析了隧址区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以及隧址区地下水动力垂直分带.结果表明:(1)隧道涌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进口段隧道涌水主要来自砂页岩含水层内的水,而出口段隧道涌水含有大量石膏溶滤水.(2)样品硫、氧同位索组成证实了五指山隧道主要涌水带均与浅表地下水的直接下渗有关.(3)隧道开拓过程巾可以揭露到多个相互隔绝的地下水起源略有差异的含水带,而在浅表部存在一个沟通这些含水系的横向含水带将它们连接起来.
推荐文章
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
五指山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涌水动态变化
五指山隧道渗漏水连通试验分析
公路隧道
地下水
连通试验
五指山隧道岩溶发育及涌水的特征研究
五指山隧道
岩溶发育特征
涌水动态变化
大同盆地地下水流场、水化学场变化特征
大同盆地
地下水流场
水化学场
变化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指山隧道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动力分带模式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五指山隧道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动力分带 隧道涌水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4,1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扬红 成郜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2 邓英尔 成郜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3 贾疏源 成郜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指山隧道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水动力分带
隧道涌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