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全面考察实验室前期自行合成的mPEG-PCL两嵌段高分子,并采用双乳化法将其用于负载顺铂,评价该纳米微球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开环聚合法,制备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作为载体,采用优化的w/o/w双乳化扩散/挥发法,制备负载顺铂的纳米微球.采用MTT法,评价该纳米微球在体外对于消化系肿瘤细胞株BGC823、HepG2、H22的抗肿瘤活性,并与顺铂裸药相比较.在BGC823及LO2细胞株上验证空白微球的毒性.在ICR小鼠皮下接种H22肿瘤模型,采用瘤体内注射,验证纳米微球的抗肿瘤活性和副作用,并与顺铂裸药比较.结果 通过开环聚合法合成mPEG-PCL两嵌段聚合物以及末端带有羟基的PCL,测定分子量和设计分子量相近.载药微球粒径(370.3±2.5)nm.顺铂的载药效率为77.4%,载药量为4.72%.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载药微球具有缓释特征.载药微球对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的抗肿瘤和顺铂裸药相似.空白微球对于肿瘤细胞BGC823及人肝细胞株LO2均无明显毒性.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对于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优于顺铂裸药,且呈现更好的剂量依赖性,当给药剂量从2.5 mg/kg增加到5 mg/kg时,抑瘤率提高,而顺铂裸药的抑瘤率并不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顺铂裸药的给药剂量从2.5 mg/kg增加到5 mg/kg时,小鼠的体重增长明显减缓,而顺铂微球的剂量增加时,小鼠的体重变化并不受到明显影响.结论 采用mPEG-PCL为载体,双乳化法合成的顺铂纳米微球,具有稳定及缓释的性质,在体外实验中,其抗肿瘤活性略低于裸药,和纳米微球的缓释特性有关.在体内实验中,载药微球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顺铂裸药,且副作用小,因此动物能够耐受更大给药剂量.空白微球在体内外实验中均无明显毒性,说明载体应用安全.认为,mPEG-PCL顺铂微球作为顺铂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