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豫皖苏黄泛区作为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泛滥产物,对此问题的研究一波三折,先后经历不同时期的低谷与高潮.至今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二是研究领域渐趋平衡;三是创新研究有待加强;四是比较研究稍显不足.同时,在研究黄泛区问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论缺失现象,理论的缺失限制了研究者们的视野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史料的匮乏也束缚了学者们的手脚,因此,继续挖掘史料成当务之急.研究视角的转换与多学科之间的交流还要进一步加强.
推荐文章
黄泛区农场夏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黄泛区农场
夏大豆
品种
产量
苏豫皖三省农村信息化水平比较研究
农村信息化
江苏
河南
安徽
比较
黄泛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治理
生态环境
演变
黄泛区
“150624”苏鲁豫皖暴雨分析
暴雨
天气系统
物理量
诊断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比较中审视:豫皖苏黄泛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期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比较 黄泛区问题 研究现状 理论 展望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灾害历史文化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P426.616
字数 62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047.2009.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喜顺 10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4(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8)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比较
黄泛区问题
研究现状
理论
展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季刊
1673-8047
13-1377/P
大16开
北京东燕郊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0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