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的高度和Ⅲ度房室阻滞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入院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如LVEF<50%且LVEDD>55 mm则除外研究;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心室重构定义为:植入起搏器5年后,LVEDD增加10%,LVEF减少25%.心功能则NYHA分级以临床状况判断.结果 研究共入选82例患者,男性39例(47.6%),女性43例(52.4%);随访时年龄12~91岁,平均(66.97±13.19)岁.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前,平均LA=37.0mm,平均LVEDD=50.23 mm,平均LVEF=64.87%;植入后平均LA=39.39 mm(P=0.000163),平均LVEDD=50.82 mm(P=0.177842),平均LVEF=60.50%(P=0.000104).有4个病人(占4.87%)出现了心室重构且伴有心功能分级恶化,其中3例为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心室重构的患者均没有临床心力衰竭症状.结论 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重构及临床心功能恶化.对于这些患者,右室心尖部是安全有效的起搏电极导线植入部位.
推荐文章
低位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分析
心脏起搏器
心动过缓
低位
室间隔
起搏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应用螺旋电极固定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室心尖部
起搏
螺旋电极
左室功能
右室起搏电极参数随诊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心尖部起搏
间隔部起搏
QRS波时限
心功能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起搏部位
右室间隔部
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透析与人工器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41
页数 分类号 R329.28
字数 2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晓庆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 3 1.0 1.0
2 张澍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3 3 1.0 1.0
3 浦介麟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 3 1.0 1.0
4 王方正 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透析与人工器官
季刊
1005-0809
12-1219/R
16开
本院B座14层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1414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8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