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处理极低放废物采用的是就近地质填埋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吸附材料及添加剂,建立人工屏障,以最大限度地阻滞核素进入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中.这里通过研究某地土壤对Sr的吸附,做了动态模拟试验,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不同高度柱体的对比实验.经实验表明:填埋区土壤TY29+1%人造沸石作为填埋场屏障材料,可营造"碱性~还原"氛围,对阻滞Sr迁移非常有效.不同高度柱体对比实验表明:当柱高度之比为1:2:3, C/C_0=0.5时,其累计输出的流量之比为1:1.96:2.16,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0.62、0.52、0.54.由此可见,随高度增加,吸附性能呈增高的趋势,且柱体渗透性降低.在柱体吸附一段时间后,三个柱的吸附能力都出现了减小的突越,这与在吸附过程中前期为物理吸附进行的较快,后期为化学吸附进行的较慢有关.
推荐文章
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土壤对U、Sr的吸附及影响
极低放废物
土壤
吸附
U
Sr
腐殖酸
腐植酸在土壤中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腐植酸
土壤
迁移
模拟实验
核释热瞬态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核释热
模拟
瞬态特性
电加热
反应性反馈
生活垃圾渗滤液对堆填区周边土壤铵态氮吸附能力的影响
垃圾渗滤液
铵态氮
吸附能力
土壤
地下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核废物填埋区土壤对Sr吸附的动态模拟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极低放废物 屏障 模拟实验 动态法 添加剂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6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2
字数 3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749.2009.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师军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43 4478 31.0 57.0
2 张成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59 5598 33.0 67.0
3 张佩聪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43 288 9.0 14.0
4 李杰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低放废物
屏障
模拟实验
动态法
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双月刊
1001-1749
51-1242/P
大16开
成都理工大学内
62-35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5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5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