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使用长链脂肪酸甘油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s,LCT)及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iddle-chain triglycerides,MCT)作为双氯芬酸钠的载体制备脂质微球注射液。方法以脂质微球物理性质、粒径及粒度分布、ζ-电位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双氯芬酸钠脂质微球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筛选。对处方中油相的组成和比例、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研究。对药物的加入方法、均质、灭菌和pH值对脂质微球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采用质量分数为4.00%的长链脂肪酸甘油酯、质量分数为16.00%的中链脂肪酸甘油酯混合作为油相、质量分数为3.00%的豆磷脂、质量分数为0.40%的Tween-80、质量分数为0.40%的泊洛沙姆F-68、质量分数为0.06%的油酸和质量分数为2.50%的甘油,均质压力70MPa,均质8次,氮气保护下灌封,100℃灭菌30min。平均粒径小于140nm,pH值在6.0-6.5之间,ζ-电位的绝对值大于20mV。制剂的包封率在85%以上。双氯芬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至少在6个月内稳定。结论双氯芬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理化性质稳定,易于实现工业生产。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中双氯芬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双氯芬酸钠
对乙酰氨基酚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的解热镇痛药效试验
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解热
镇痛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仔猪腹腔注射内毒素(LPS)的临床解热药效试验
双氯芬酸钠注射液
腹腔
内毒素
解热
仔猪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利多卡因
坐骨神经损伤
氟比洛芬
神经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氯芬酸钠脂质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来源期刊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药剂学 双氯芬酸钠 脂质微球注射液 处方 稳定性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4
页数 8页 分类号 R9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星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226 1302 22.0 27.0
2 李芳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7 111 5.0 10.0
3 王静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14 112 6.0 10.0
4 崔越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药剂学
双氯芬酸钠
脂质微球注射液
处方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剂学杂志
双月刊
2617-8117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沈阳药科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