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字矿床模型是指将传统的地质学语言描述的矿床特征,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和符号,并加入人工智能的推理规则和知识,使之具备矿床自动推理和勘查辅助决策的功能.本项研究是在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数字矿床模型的先进理论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实现.本文论述了铜矿床数字化的方法原理以及在系统实现时的关键件技术问题.系统知识库和规则库的建立是在多位铜矿专家的协助下完成的,专家对一系列先验概率等相关参数进行赋值,并用统计学方法下进行了处理.铜矿专家系统中知识库和规则库的保存和管理使用了数据库开发技术,采用数据挖掘作为知识发现的新手段.系统使用产生式规则,采用主观贝叶斯方法为推理的总体算法,搜索策略采用广度优先向前搜索的策略;在地质证据的输入方面不只提供与铜矿类型直接相关的证据,同时系统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地质证据,使推理的过程更加可靠和合理,同时地质词典功能的加入方便用户对相关地质术语进行查询和检索.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一成因的矿床进行推理,也能对复合矿床类型进行推理.
推荐文章
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评价系统的开发
数学地质学
数字矿床
铜矿
GIS
专家系统
资源评价
数字矿床模型研究与系统实现
地质学
数字矿床模型
专家系统
矿产资源评价
GIS
医学专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医学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原型系统方法
知识表示
推理机
人工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与Web技术集成的研究
专家系统
Web技术
专家系统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矿数字矿床模型专家系统的原理与技术实现
来源期刊 地质论评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矿 数字矿床模型 专家系统 矿产资源评价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9-4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
字数 95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371-5736.2009.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克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73 2593 29.0 42.0
2 丁建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53 818 16.0 27.0
3 何凯涛 11 222 7.0 11.0
4 邹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6 238 8.0 14.0
5 阴江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16 178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矿
数字矿床模型
专家系统
矿产资源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论评
双月刊
0371-5736
11-1952/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382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2354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