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含水凝析气藏压裂后,随着生产过程中压力不断降低,地层各个烃类组分不断发生相间传质,并且由于裂缝的存在使得地层流动状态从径向流变为拟径向流或双线性流,凝析气藏形成双重介质多相多组分未饱和流动,需要建立渗流模型来了解产能动态变化.为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当井底流压低于上露点压力时,必须对每个时间步长的压力分布进行判断,确定区域的边界,并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渗流模型进行计算.基于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通过高斯积分通量的基本思想对3个不同渗流区域进行了物质平衡与相态变化过程中组分摩尔物质量的综合计算和判断,得到了3个区域在双重介质条件下的渗流模型.对K-13井的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较为精确地模拟计算含水凝析气藏压裂后的产能动态变化,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凝析气井压裂生产动态模拟研究
凝析油气田
渗流
动态
水力压裂
模拟
凝析气藏压裂返排参数优化
低渗透油气藏
凝析气井
压裂
返出排量
速度
生产能力
考虑凝析气藏相变作用的数学模型
凝析气藏
相变
非达西效应
热耦合
数学模型
凝析气液复杂渗流数学模型
凝析气藏
相变
非达西效应
热耦合
数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适用于凝析气藏压裂的双介质多相多组分渗流模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压裂 介质 组分 渗流模型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9.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斌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4 71 2.0 4.0
2 朱炬辉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5 75 3.0 5.0
3 赵金洲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43 574 14.0 22.0
4 胡永全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10 198 6.0 10.0
5 刘同斌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析油气田
压裂
介质
组分
渗流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