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EB病毒感染对EB病毒阴性的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Akata的B细胞早早期癌前基因c-fos及病毒激活的关键转录因子BZLF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EB病毒(来源于EB病毒阳性Akata/GFP.EBV.c18)感染EB病毒阴性的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Akata,使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EB病毒感染不同时间后细胞c-fos和EB病毒的BZLF1的表达. 结果 EB病毒感染Akata后30min到3 h期间c-fos的表达明显增加,随后恢复正常;EB病毒感染后1.5 h到48 h的BZLF1的短暂表达,随后消失;而且EB病毒感染后6 h到12 h BZLF1蛋白也有短暂表达.随后消失. 结论 EB病毒感染能诱导Akata的B细胞c-fos及随后的BZLF1的短暂表达.
推荐文章
光诱导c-fos基因在母鸡中脑的表达
中脑
光刺激
c-fos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母鸡
EB病毒LMP2A和EB病毒BZLF1融合基因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LMP2A
BZLF1
融合基因
逆转录病毒
表达载体
光诱导c-fos基因在不同日龄母鸡中脑和间脑的表达
中脑
间脑
光刺激
c-fos基因
不同日龄母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B病毒感染诱导Akata的c-fos及BZLF1基因的短暂表达
来源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EB病毒 Burkitt's淋巴瘤 c-fos BZLF1 Akata细胞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3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929.2009.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晓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11 62 4.0 7.0
2 陈盛亭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 23 41 3.0 5.0
3 李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39 320 11.0 15.0
4 曹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18 115 7.0 10.0
5 温旺荣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55 393 12.0 16.0
6 吴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验中心 15 11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B病毒
Burkitt's淋巴瘤
c-fos
BZLF1
Akata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月刊
1674-6929
44-1656/R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