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蛋白质单向和双向电泳的方法研究了人工老化处理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老化6 d的种子中14,40 kD 2条多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14 kD多肽在老化1 d即消失,主要存在于子叶和胚根中;而40 kD的多肽在老化的后期消失,存在于整个胚中.双向电泳发现14(pI 6.2),30(pI 5.8),36(pl 5.5),35(pI 5.5)和22 kD(pI 5.1)多肽的含量在老化6 d的种子中明显减少,40(pl 6.5),29(pI 6.4),15(pl 5.4),21(pI 5.3)和35 kD(pI 5.6)多肽消失,而20(pI 6.5),20 kD(pI 6.7)多肽的含量则显著增加,说明老化的种子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改变.
推荐文章
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
种子
蛋白质
蛋白质组
发育
休眠
萌发
活力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遗传变化的研究
玉米
种子老化
生理遗传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蛋白质组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种子 人工老化 蛋白质组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2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继华 99 1170 17.0 29.0
2 王伟 21 99 7.0 9.0
3 陈绍宁 5 79 4.0 5.0
4 白冰 5 84 5.0 5.0
5 王继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种子
人工老化
蛋白质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340
41-1112/S
大16开
郑州文化路95号
36-132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