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湘赣地区1961-2006年25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06年双季稻发育期、生物量观测等资料,对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进行参数调试和验证.以双季稻发育速率参数为主,结合地形、气候、水稻熟性分布和当地生产实际,将湘赣双季稻区划分为7个区域,实现了ORYZA2000在湘赣双季稻地区的应用.利用本地化后的ORYZA2000模型模拟湘赣地区早、晚稻的逐日生长过程,分析了湘赣地区1961-2006年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分析表明,赣东、赣中、湘中一带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较高,湘北、湘南、赣南、赣东北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较低,其空间分布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从历史演变看,25个站中有18个站的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22~86kg/hm~2不等.初步分析表明,湘赣地区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下降是由于生育期天数减少、生育期内辐射(日照时数)减少和(或)积温上升3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辐射减少导致光合作用产物减少,积温上升意味着生育期内温度升高,或产生高温胁迫,或引发生育期缩短,均对水稻生长不利.
推荐文章
水稻模型ORYZA2000在湖南双季稻区的验证与适应性评价
双季稻
ORYZA2000模型
验证评价
湖南
基于GIS的福建省双季稻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双季稻
气候-土壤生产力
粮食安全
福建省
利用ORYZA2000模型分析北京地区旱稻产量潜力及需水特征
旱稻
ORYZA2000模型
产量潜力
需水量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的变化
长江中游
双季稻
安全生产日期
气候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ORYZA2000模型的湘赣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ORYZA2000模型 湘赣双季稻 气候生产潜力 时空规律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581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6
字数 5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09.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石立 44 2075 24.0 44.0
2 马玉平 43 1033 19.0 32.0
3 李迎春 28 328 10.0 17.0
4 帅细强 25 331 11.0 17.0
5 谢佰承 30 357 10.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40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82)
二级引证文献  (17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ORYZA2000模型
湘赣双季稻
气候生产潜力
时空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