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法:对1例女性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肉眼观:神经干丛状肿大,受累及的神经束扭曲、变形,大小和形状不一,呈"蠕虫袋状".镜下:瘤细胞排列成丛状结构或多结节状,埋于神经组织的背景中.免疫组织化学:肿瘤中,神经鞘细胞S-100弥漫性阳性,丛状结构内的轴索NSE阳性,神经束衣上皮细胞EMA阳性,神经束衣的纤维母细胞NF阳性,CD68、p53、Ki-67均阴性.结论:丛状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神经纤维瘤亚型,常发生于神经纤维瘤病Ⅰ型,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的一个关键指标.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其独特的大体特征和组织学特点,同时与具有丛状结构和/或富于粘液的肿瘤鉴别,免疫表型起关键作用.该肿瘤生物学行为潜在恶性,治疗首选早期手术切除.
推荐文章
17例Ⅰ型巨大丛状神经纤维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巨大丛状神经纤维瘤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皮瓣转移术
护理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双侧腹膜后恶性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丛状神经纤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来源期刊 肿瘤预防与治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丛状神经纤维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生物学行为和治疗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与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1,后插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35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904.2009.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奕杰 9 12 2.0 2.0
2 孙妍 攀枝花学院医学院 10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丛状神经纤维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生物学行为和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预防与治疗
月刊
1674-0904
51-1703/R
16开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5号
62-14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