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虽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但同时也发现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和医学检验时,经常会出现假阴性的现象.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温度与产物假阴性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实验,于2008-03在占林大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重组质粒pUC-19(含有HBV完整基因组)和人肠杆菌JM109由吉林人学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质粒DNA小量抽提试剂盒购自爱思进AXYGEN生物技术(杭州)公司.方法:以含有HBV完整基因组的蕈组质粒pUC-19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为改变聚合酶链反应循环变性温度,观察其对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结果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以不加模板的反应体系为阴性对照,以加2倍于正常反应体系的模板反应体系为阳性对照,肉眼在紫外灯下观察小到产物判为阴性.结果:随着变件温度的降低,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效率降低,产物量明显减少.当变性温度低至85℃及85℃以下,琼脂糖凝胶电泳肉眼观察小到扩增产物.结论:较低的变性温度可导致扩增效率降低甚至假阴性的结果.
推荐文章
提高SAF基因启动子区DNA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扩增效率******★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细胞学实验
组织工程基础实验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转录激活因子
DNA
启动子区
鸟嘌呤
胞嘧啶
二甲基亚砜
高温预变性
退火温度
聚合酶链式反应
扩增效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
PCR
农业技术
发展简史
基本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检测研究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荧光能量传递技术(FRET)
荧光检测
溯源性
实验装置
退火温度对聚合酶链式反应焓值的影响
聚合酶链式反应
焓值
差示扫描热量技术
退火温度
循环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温度与产物假阴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 假阴性 耗散结构理沦
年,卷(期) 2009,(16)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9-30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3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09.1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泽钊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29 2478 25.0 35.0
2 王景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 42 228 9.0 13.0
3 冉姝 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热科学研究所 11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酶链式反应
假阴性
耗散结构理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