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根管治疗牙的修复一直以来都以遵循经验为主,少有生物力学的概念.本文回顾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关于牙髓治疗后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改变,修复后牙齿在机械测试或有限元分析中的反应,在疲劳研究和临床研究中修复体无髓牙之间的界面及表现.回顾方法:在PubMed/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定为1990~2005年,采用单一或合并关键词以获取最全面的参考文献,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并完成回顾.相关信息和结论:疲劳实验研究显示,使用复合树脂或复合树脂结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无髓牙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与刚性金属桩和/或瓷桩相比,复合树脂/纤维桩修复失败时发生界面缺损或严重牙体折裂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到目前为止,根内粘接的可靠性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性.这是由于不适宜的卵圆形根管形态及根管深部根管壁的牙本质微结构特征所造成. 因此,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粘接剂和组合使用水门汀.从临床表现看,桩核修复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整体效果,特别是目前使用复合树脂和纤维桩的修复方法.然而,什么是临床成功的确定标准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确认.这使得体外试验在进一步改善修复基础质量和长期稳定性中显示了其重要性.
推荐文章
林木根系单根的生物力学特性
单根
抗拉强度
杨氏模量
刺槐根
侧柏根
根管治疗后邻(牙合)面缺损前磨牙修复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磨牙
近中邻(牙合)面缺损
桩冠修复
力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管治疗牙修复中的生物力学因素:疲劳性能、界面和临床研究的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临床研究 疲劳 无髓牙 桩核 根粘接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Ivo Krejci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3 0 0.0 0.0
2 刘中宁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2 0 0.0 0.0
3 Didier Dietschi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1 0 0.0 0.0
4 Olivier Duc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1 0 0.0 0.0
5 Avishai Sadan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床研究
疲劳
无髓牙
桩核
根粘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双月刊
1009-2900
11-4430/R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