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推荐文章
论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
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构建
论企业社会责任、和谐社会与福利的增长
企业公民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福利
和谐社会与法治
法治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谐社会与公民的公共精神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民 公共精神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8
页数 6页 分类号 G41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永森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3 370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和谐社会
公民
公共精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月刊
1001-2753
11-4298/G4
北京张自忠路3号
2-625
出版文献量(篇)
4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