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灾后重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依法重建是该系统工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从一定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思考、分析与完善灾后重建法律机制的契机。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依法共建理念下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单一主体均无法独立实现该系统工程之目的,在规划、救助(包括自助)和质量监督等活动中需要不同主体在设计合理的法律机制之下的良性互动。灾后重建是一个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建设之系统工程,该系统工程需要针对现行立法在诸如宣告死亡请求权期间起始、请求权主体和证明主体等问题、建设用地使用权非因主观因素而变化及其引发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的变化及其问题、灾区重建中政府担保的禁止及其法律问题、工伤保险问题、在重建中的环境资源保护包括灾后生态修复与生产污染防治的问题、灾后城镇震损房屋维修费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或规范失缺,做出回应并给予必要的完善。
推荐文章
吉安市林业灾害及其灾后重建
林业灾害
灾后重建
大理白族传统普通民居的震害分析与灾后重建问题探讨
白族
民居
震害分析
灾后重建
穿斗式
抬梁式
筒板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灾后重建之法律问题研究——以“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观察视角
来源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法律问题
年,卷(期) zgzfdxxb_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D63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法律问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602
11-5607/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80-72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