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标准地设置调查了杂交竹梢枯病发生情况及病害分布情况.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害多发生在新生杂交竹上,病害在林间可表现出3种症状,枯枝型,梢枯型,株枯型,并以株枯型为主.该病害在寄主上的特征性病状为在竹梢的某一节或某一枝务的节权处出现褐色病斑,向上延伸成舌形或向上下同时扩展成菱形,颜色逐渐加深呈紫黑色.严重发病竹林,竹冠赤色,远看似火烧,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分别达100%和95.2.感病植株的空间分布型显示,10块标准地的C>1、,I>0、M/M>1、Ca>0和K>0,因此,杂交竹梢枯病病株在田间属于聚集分布.
推荐文章
雅安市撑绿杂交竹冻害调查分析
撑绿杂交竹
低温
冻害
引种
雅安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
暗孢节菱孢菌
杂交竹梢枯病
发生规律
竹腔施肥对撑绿杂交竹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撑绿杂交竹
竹腔施肥
生长指标
效益分析
自然低温对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学
慈竹
撑绿杂交竹
抗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调查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 杂交竹 梢枯病 森林保护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63.1
字数 24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09.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天辉 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 167 1369 19.0 26.0
2 黄宗超 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 3 42 3.0 3.0
3 李晓东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间分布型
杂交竹
梢枯病
森林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3-5508
51-1217/S
大16开
成都星辉西路18号
33512-33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2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