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左右手复合传输线(CRLH TL),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行馈电的Wilkinson功率分配器.采用奇偶模分析方法证明了在Wilkinson功分器中用左右手复合传输线替代传统传输线的可行性,有效减小了功分器的尺寸.同时利用左右手复合传输线较平滑的相频特性,拓宽了新型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功分器带宽.实测结果表明:和传统Wilkinson功分器相比,左右手复合传榆线功分器带宽能大幅度提高带宽,减小器件面积.另外与串行馈电CRLH功分器相比,由于左右手复合传输线Wilkinson功分器结构对称,各输出端口具有很好的相位一致性,隔离电阻的存在,使其各端口间也拥有较好的隔离度.
推荐文章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频率可调节天线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零阶谐振
频率可调节
天线
利用左右手传输线设计一种小型分支线耦合器
左右手传输线
互补螺线谐振器
分支线耦合器
Ansoft HFSS
基于负相移特性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功分器小型化设计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负相移
功分器
小型化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小型天线
特异性材料
漏波天线
瞬态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威尔金森功分器
来源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Wilkinson 功率分配器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65.2
字数 2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388.2009.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安学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53 462 12.0 19.0
2 蒋延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48 432 11.0 18.0
3 徐卓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06 610 13.0 18.0
4 范世毅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Wilkinson
功率分配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波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5-0388
41-1185/TN
大16开
河南市新乡138信箱3分箱
36-26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1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0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