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可对大脑白质纤维束的三维几何结构进行无创研究,其主要方法为DTI纤维追踪成像.研究打破现有DTI纤维追踪成像从初始种子区域逐步追踪增长的框架,提出脑白质的纤维优化重建方法,从全局角度描述追踪纤维,通过其对弥散倾向和几何结构的优化估计,重构最优纤维路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供连接两个感兴趣区域(ROI)的有效和对称连接,同时通过全局优化手段消除累积噪声及局部随机噪声,提高长距离成像的可靠性;在人工合成数据集和真实人体数据集中均能较好成像,较之现有纤维追踪成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推荐文章
深部脑白质缺血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弥散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值
帕金森病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帕金森病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TBSS
各向异性分数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质量控制
综述
脑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术及其进展
扩散张量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白质纤维优化重建
来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追踪成像 优化重建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31-9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391
字数 2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8021.2009.06.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明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29 226 8.0 14.0
2 周激流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27 2494 25.0 39.0
3 罗代升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47 888 16.0 19.0
4 吴锡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23 6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追踪成像
优化重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0258-8021
11-2057/R
大16开
北京东单三条9号
82-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