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相结合,对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热液白云岩在岩相学上表现为充填或交代状马鞍状白云石,发育条带状、角砾状构造.同时出现MVT型铅锌矿、马鞍状白云石-石英、马鞍状白云石-沥青、马鞍状白云石-天青石等热液矿物组合.马鞍状白云石的碳、氧、锶同位素值较灯影组围岩表现出明显的低碳、低氧,而富锶同位素:Δδ~(13)C_(PDB(脉-围岩))在-1.312‰~-0.501‰之间,Δδ~(18)OPDB(脉-围岩)在-4.257‰~-1.974‰之间,Δ(~(87)Sr/~(86)Sr)(脉-围岩)在0.002 3~0.004 1之间,显示出热液活动的特征.热液活动使灯影组白云岩产生重结晶及热液溶蚀作用,使储层晶间孔、次生溶蚀孔在原岩基础上增加3%~10%.热液白云岩比未受热液影响的白云岩基质孔隙度平均值增加1.1%,渗透率平均值增加1.415×10~(-3) μm~2.热液白云岩的分布受桑木场断裂、现今构造高点及桐湾期不整合面控制.平面上,以现今桑木场背斜核部、桑木场断层及与之较近的林滩场构造较为发育,而较远的丁山构造则相对少见.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距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以下300 m之内,分布呈断续状.结合该区构造演化、油气热演化史,认为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早二叠世.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储集相
四川盆地
中部
热液白云岩储集相
震旦纪
灯影期
鉴别指标
控制因素
深大基底断裂
热液作用强度
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
川东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流体
成岩系统
长兴组
流体包裹体
川东南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志留系石牛栏组灰岩储层特征
川东南
震旦系
志留系
碳酸盐岩
储层评价
川东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岩作用特征
成岩作用
白云岩
娄山关群
寒武系
川东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特征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震旦系 储层特征 丁山-林滩场构造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6-71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E122.221
字数 8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09.06.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43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443)
二级引证文献  (34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6)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6(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6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8(6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9(6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20(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液白云岩
震旦系
储层特征
丁山-林滩场构造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