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肉搜索",即人肉搜索引擎,是指网民用提问、跟帖的方式来获取搜索结果的网络搜索方式.随着更多的网民就某一"发问"参与跟帖并展开"人肉搜索",原本为了获取答案的搜索行为却演变成了一桩话语事件.诉诸情感和价值判断的道德话语是建构"人肉搜索"事件的主要话语类型,它不仅描述、反映了某个事件,更在搜索过程中推动着现实世界事件的发展,这就是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人肉搜索"中道德话语生产性力量的发挥并非纯粹的、天然的,而是需要其他条件的,即中国的"泛道德主义"的儒家文化以及网络媒体提供的匿名性的传播空间.在"泛道德主义"的儒家文化中,道德话语找到了唤起认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土壤;在匿名性的网络空间中,搜索者身份的缺失以及网络群氓的盲从心理使得中国式"人肉搜索"产生并兴盛起来.然而,"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道德的话语中,却用了"反道德"的行为;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却给被搜者造成了最不道德的伤害.这也许是中国式"人肉搜索"难以解决的悖论.
推荐文章
网络"人肉搜索"中的道德观研究
网络
人肉搜索
道德观
公众话语权与隐私权的博弈——浅析"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道德审判
话语权
隐私权
中国式建筑的乡土化与地区性相关性分析
中国式建筑
乡土化
经济技术
地域特色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史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人肉搜索" 道德话语 话语生产性 互联网 媒介事件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80
页数 9页 分类号 B82
字数 10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2X.2009.04.2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晓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51 338 11.0 17.0
2 李岩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44 242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9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肉搜索"
道德话语
话语生产性
互联网
媒介事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8-942X
33-1237/C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32-3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61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