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维甲酸治疗儿童早幼粒白血病初期血液学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As2O3)+化疗治疗32例儿童早幼粒白血病,观察治疗初期白细胞、血小板、诱导分化细胞的改变,同时观察DIC在疾病过程中的发生和转归.结果 ①维甲酸治疗APL过程中,白细胞升高是一个常见症状,也会发生高细胞综合征,需积极处理;②维甲酸诱导过程中,外周血、骨髓中诱导分化细胞的出现对诊断、疗效评价有着重要作用;③血小板的回升在维甲酸治疗过程中,常提示疾病的缓解;④维甲酸治疗APL,减少了DIC的发生,改善了APL的出血程度,大大提高了APL的缓解率.结论 维甲酸治疗APL初期,血液学的改变评估对于本病确诊及疗效评判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依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早幼粒白血病治疗初期血液学变化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早幼粒白血病 维甲酸 砷剂 血液学早期改变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09.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25 451 11.0 16.0
2 陈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103 364 10.0 14.0
3 汤静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44 110 6.0 6.0
4 叶启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6 4 1.0 1.0
5 潘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2 46 4.0 5.0
6 薛惠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9 13 2.0 3.0
7 董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8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早幼粒白血病
维甲酸
砷剂
血液学早期改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