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察隅棘蛙贡山种群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用线粒体12S,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对察隅棘蛙(Paa chayuensis)地模标本以及贡山种群共5号棘蛙标本进行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间平均遗传距离仅为0.002,而且镶嵌相聚,应为同一个物种,即察隅棘蛙.检视察隅棘蛙32号地模标本及贡山种群8号标本的外部形态以及29项量度性状,发现他们彼此在形态上差异较大,建议可分为2个不同亚种.
推荐文章
四川黑熊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
线粒体
12S rRNA
16S rRNA
序列分析
基于12S和16S rRNA序列的湍蛙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湍蛙属
12S rRNA基因
16S rRNA基因
香港
基于12S,16S和28S rRNA基因序列的中国小毛瓢虫属系统发育分析
小毛瓢虫属
瓢虫科
12S rRNA
16S rRNA
28S rRNA
系统发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形态特征及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察隅棘蛙贡山种群的系统地位
来源期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察隅棘蛙 缅北棘蛙 12S rRNA 16S rRNA 形态特征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59.5
字数 3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72.2009.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材权 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67 571 13.0 20.0
2 黄燕 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27 66 5.0 6.0
3 王斌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8 50 4.0 7.0
4 刘炯宇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8 2.0 2.0
5 江建平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察隅棘蛙
缅北棘蛙
12S rRNA
16S rRNA
形态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3-5072
51-1699/N
大16开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师大路1号行政楼4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2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2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