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MIMO和波束形成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用户间的干扰,在多小区环境下,用户还受到来自小区内的同频干扰(CCI).针对小区用户受到的CCI,改进了基于信号漏损比的波束形成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小区环境.该算法考虑小区内用户所受同频干扰影响的差异,根据用户信号功率、漏损给本小区内用户的干扰功率和临近小区用户的干扰功率重新定义信号漏损比.按照用户信号漏损比最大化的原则,利用基站协同,多小区联合选择波束形成矢量,并对该算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多小区覆盖的用户的误比特率.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MVDR波束形成算法
波束形成
信号方向向量
对角载入
MVDR
一种新的基于角度分布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波束形成
指向误差
角度分布
稳健性
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和EMP的宽带波束形成算法
宽带波束形成
主瓣干扰
特征投影预处理
协方差矩阵重构
一种输出信噪比最大的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引信天线
波束形成
权重向量
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基站协同的波束形成算法
来源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同频干扰 信号漏损比 波束形成 协同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通信与电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92
字数 218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321 2153 22.0 32.0
2 张祖凡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56 228 9.0 11.0
3 杨长茂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同频干扰
信号漏损比
波束形成
协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825X
50-1181/N
大16开
重庆南岸区
78-7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9
总下载数(次)
12
相关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law.ddvip.com/law/2006-09/11584979384040.html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