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论文采用可控压强水热法,以Cu(CH3COO)2为前驱物, 200 ℃下,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合成出束状和塔状结构形貌的Cu2O.考察了前驱物的浓度,初始压强等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反应压强对氧化亚铜的形貌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随压强的提高所得Cu2O的光吸收增强,吸收峰的位置随压强的提高而发生明显红移.
推荐文章
ZnO/Cu2O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ZnO纳米棒阵列
Cu2O
异质结
水热法
水热条件对合成勃姆石纳米棒形貌及其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三氯化铝
水热法
γ-AlOOH纳米棒
光吸收性能
Cu2O光催化降解海水中苯酚的研究
Cu2O
Cl-
光催化降解
苯酚
海水
电化学方法制备Cu2O微晶及其形貌控制
氧化亚铜
电化学方法
形貌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控压强水热合成Cu2O及其光吸收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氧化亚铜 可控压强水热合成 光吸收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高压物理与高压合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8-71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781
字数 24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64.2009.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海滨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376 9.0 16.0
2 付乌有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7 132 5.0 11.0
3 李伊荇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57 5.0 6.0
4 李明辉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4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亚铜
可控压强水热合成
光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双月刊
1000-0364
51-1199/O4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62-5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0724
论文1v1指导